close

《中醫門診》整體調理 不只止瀉止吐

時報 更新日期: 2008/04/03 【張翠芬台北報導】

 近來因腸胃型感冒患者增加,除了疲憊、全身肌肉酸痛,還會發燒、噁心、嘔吐、腹瀉等。中醫認為,這類病患在用藥上,除了一般解表驅邪的藥物之外,還要增加一些顧護腸胃促進消化的藥物,才能讓身體早日康復。

 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李聰界醫師指出,春天是微生物與病毒悄悄滋長的季節,人體容易受到病毒侵襲,若本身體質不良,就容易發病。台灣屬溼熱之地,感冒容易夾雜溼氣,輕則頭暈頭痛,重則容易導致腸胃失去功能。

 他認為,腸胃型感冒不只是止瀉止吐,而是要做到整體治療,徹底調理腸胃功能,將病邪驅除,否則日後可能會有後遺症,如食慾不佳、營養不良、經常性腹瀉、容易感冒等,甚至演變成大腸激躁症。

 他建議,可用桑葉、菊花等治療,再加上蒼朮、藿香促進消化,若有肌肉酸痛可加葛根、麻黃等。容易手腳容易冰冷的人,平日可以用生薑3片、紅糖適量,以開水沖泡成「生薑紅糖」飲用;腹脹、胃口差時,可煮粥加幾片紫蘇葉;感冒疲憊、頭暈時,可用適量的荷葉與菊花,煮成荷葉菊花粥來調養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珊淩sunny 的頭像
    珊淩sunny

    33花園~sunny的部落格

    珊淩su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